中國傳媒聯盟 據 東方網-新聞 訊: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港商貴州凱里投資2310萬 購礦“血本無歸”》一文引起社會關注。 11月20日晚上11點,記者在貴陽市白云區人民醫院見到劉書華,他正躺在醫院過道上打著吊瓶。坐在病床旁邊的熊輝顯得木訥,一言不語。“他被打的不重,因為不是管事的。”劉書華對記者說,當天下午,他們在白云區沙文鎮沙文村冉孟軍砂石場被該場十幾個人群毆,半個小時后,沙文鎮派出所民警將肇事雙方帶回派出所。 公安,顧名思義,就是在人民的合法財產受到侵害后,及時保護公眾的正當權益。綜觀整個新聞事件,我們不難看出,在這起來龍去脈相當清晰的案件中,公安機關的作為不但沒能保證香港投資人的正當權益,甚至還一度淪為不法商人的保護傘,令公安機關的公正、公平形象蒙羞。 2011年底,公司原所有人冉孟軍與香港投資商人李德華在法院的調停下,簽訂了轉讓協議,李德華隨后向冉孟軍、冉孟平兄妹倆共支付了2130萬元轉讓款,從而獲得了新華礦業公司的采礦證所有權。正是這場看似正常的產權轉讓協議,讓李德華從此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由于在轉讓過程中,冉孟軍采取隱瞞新華礦業公司采礦證所有人的方式沒有按國務院第242號令《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辦理備案審核和轉移手續。隱瞞安全生產隱患,頂風違法開采被安監部門扣發安全生產許可證,勒令停產的事實,隱瞞破壞環境而被環保部門處罰的事實,隱瞞破壞樹木而被林業部門處罰的事實,隱瞞違規開采煤、越界開采鋁礦而被國土部門處罰的事實。從而造成了李德華接手公司后無法進行正常生產,損失慘重,而在這期間,港商李德華一方多次受到冉孟軍組織的黑惡勢力的“打、砸、搶”。先是在2012年7月5日,三臺車輛到新華礦業公司破壞其正常生產秩序,打傷多名工人,并砸毀辦公室,搶走手機一部。隨后,8月7日,又有人到新華礦業公司盜竊礦石,被工人當場抓獲。一系列有預謀的事件,令港商損失慘重,新華礦業公司也失去了再生產的能力。 在這些針對新華礦業公司的一系列破壞活動中,當地保一方平安的凱里公安機關,卻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其亂作為直接影響了公安機關的整體形象。“打、砸、搶”嚴重破壞生產經營秩序的犯罪行為,其頭目冉孟軍本應受到法律嚴懲,但當地警方到達現場后,并沒有對該事件做出明確處理,反而要求新華礦業公司停產,直接導致新華公司停產癱瘓,近40萬元的化驗室和8000噸礦石被盜。作為執法者的公安民警,不僅沒有處罰盜礦者,卻是在民警張禮軍、黃明勇等4人作為證人的前提下,要求新華礦業公司與徐鴻政簽定協議書“徐鴻政一次性賠償新華公司被盜的面礦折價款壹萬伍仟元整(15000元),張禮軍在三天內付清此款項。新華礦業公司李德華明確向凱里公安部門聲明不接受該調解意見,公安部門對我們承諾要立案查處,但至今未見刑事立案,在盜礦者和盜礦工具都抓獲的犯罪事實面前,公安部門幫盜礦者解脫為在新華礦業公司貨場拉錯了礦,實屬警匪一家,相互掩護。凱里公安局強行要求被盜方以民事賠償代替刑事責任,知法犯法,踐踏法律的徇私狂法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懲處。” 對記者采訪,凱里市公安機關卻回應稱,“按照常理,公安民警不可能在這樣的保證書或協議書上簽字”,并稱當事民警均為協警,而當地派出所面對報警人竟然說出“派出所不是新華礦業公司的保姆”,公安機關如此之回應,的確令人寒心。而這場事件的背后,如果說沒有隱藏的黑色利益,恐怕誰也不會相信。
港商到凱里投資,原本是一件值得慶賀之事,而在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方面,當地公安機關卻不作為、胡作為、亂作為,造成港商無法按正常秩序進行生產,我們也期待有關部門盡早對這一事件進行徹查,以保障港商投資人的正當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