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吹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斗號角。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發展理念,并專門提到“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國家對固廢產業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繼續成為行業熱門。為此,“中國垃圾發電萬里行”采訪拍攝組走進秦皇島垃圾焚燒發電廠,向社會公眾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新形象。 ![]() 企業:認認真真履行社會責任 在距離首都北京290公里的渤海邊,2200多年前,秦始皇東巡碣石駐蹕于此,此地遂得名秦皇島。如今,秦皇島已成享譽中外的“天堂之城”,市內棋布北戴河、山海關、翡翠島、祖山、角山等風景名勝,每年夏季2000多萬中外游客在此旅游休閑。鑲嵌在風景名勝中的秦皇島垃圾發電廠,是秦皇島唯一一座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為美麗港城的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 秦皇島垃圾發電廠坐落在港城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鎮柳村東側,占地120畝,廠區門前就是車來車往的秦山公路,周邊都是熱鬧的居民區。記者在廠門外老遠就看到門口旁邊的一塊巨大的LED屏,屏上的紅色數字顯示著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和實時監測數據,記者發現煙氣顆粒物、SO2、NOX、CO和HCL五項指標都在控制指標之下,爐膛溫度在控制溫度850℃之上。 實現節能減排,社會效益顯著 步入廠區,記者仿佛置身園林,園中安靜美好,海棠樹上紅果累累,銀杏樹上白果簇簇,樹下草色青青,它們在艷艷秋陽下閃耀著光芒。身著樸素工裝、身材清瘦的中節能(秦皇島)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振興一邊陪記者參觀,一邊向記者介紹說,秦皇島垃圾發電廠由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聯合組建的中節能(秦皇島)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秦皇島公司)投資建設,于2008年6月開工,2010年11月份投產,承擔著秦皇島城區生活垃圾的處理任務,包括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以及開發區,日均處理1000噸生活垃圾,年處理本地及中外游客產生的生活垃圾36.5萬噸,相當節約標煤5.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32萬噸,年發電1.2億度,可供市內3萬戶居民生活使用。 ![]() 2012年8月底,秦皇島垃圾發電廠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體系認證。2013年被國家住建部評定為“2A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努力推動清潔生產工藝的實施,堅定履行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
時任河北省常務副省長付志芳曾參觀過秦皇島垃圾發電廠,他對花園式的廠區、先進的處理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此項目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它的建成將實現對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效集中處理,同時,利用生活垃圾進行發電,也將從根本上改變秦皇島市生活垃圾簡單填埋的現狀,將廢棄的垃圾變為寶貴的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強技術水平,確保達標排放 近年來,隨著新環保法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新標準的實施,垃圾焚燒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幅提高,多項污染物排放限值達到“史上最嚴”。去年環保部發布《關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環環監【2016】172號),明確將垃圾焚燒行業列入2017年8個重點監管行業之一,針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高強度、高密度環保督查已經成為常態。 新標準、新要求帶來新挑戰,公司不斷加強企業的技術水平,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消化、聯合開發方式形成環保高科技成果,并推廣應用,以此來應對不斷嚴格的環保要求。
王振興介紹,秦皇島垃圾發電廠采用了先進的機械爐排爐焚燒技術和煙氣凈化處理技術。對于民眾最為關心的二噁英,為確保對其有效控制,焚燒過程采用“3T+E”原則。項目自建成運營以來,二噁英的檢測指標可達到歐盟2000標準。與此同時,煙氣排放數據還實現了與當地環保局監控中心聯網,煙氣監測數據處于全天候雙在線監管之中。
滲濾液采用“ABR厭氧+A/O+MBR+納濾+反滲透”工藝處理,出水水質可達到一級A標準,并回用于循環水系統;爐渣進行綜合利用,由制磚廠接收后,經金屬分揀和篩分處理后,用作制磚填料;飛灰無害化處理后運送至專業填埋場填埋處理。據悉,秦皇島垃圾發電廠的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此外,公司通過對卸料大廳的封閉管理,垃圾倉內設置一次風取風口,加強對垃圾運輸車輛的密封治理等措施,保障了對臭氣的有效控制。 化鄰避為鄰利 踐行央企社會責任 秦皇島公司作為一家央企,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所用,提出了“以發展為前提、以環保為己任、以員工為根本、以公益為目標”的社會責任宣言。
探索與周邊居民和諧相處的新形式。公司積極為當地居民解決就業,據悉秦皇島公司一百多名員工中有85人來自當地居民。并且經常組織員工對廠區周邊道路及兩旁環境進行清理,定期為鄰居翠文中學清理生活垃圾,為廠區附近的柳村建設了一條自來水供水管線,為村民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化“鄰避為鄰利”。 打造環保教育基地。2012年,秦皇島垃圾發電廠與秦皇島市環保局合作,舉辦“綠色世界、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展覽,年底被秦皇島市環保局和秦皇島市教育局授予秦皇島市環境教育基地,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環境保護教育。2014年與海港區教育局培訓中心合作,每年定期參觀人數在3000人以上,促進了社會各界對垃圾發電廠的了解,推動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健康發展。
積極開展精準扶貧。按照河北省委組織部精準脫貧工作的部署與安排,公司于2016年選派優秀的干部職工、組成精準脫貧駐村工作組正式入駐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鎮石柵子村,開展精準脫貧駐村工作。完成了村容村貌治理,清理垃圾400立方米,填埋廢舊豬圈、廁所等1200平方米,巷道硬化面積7300平米;水土保持整治,完成了9個截水池的建設;改建戲臺,豐富了百姓文化生活;協議銷售農作物等相關工作。真正做到了精準扶貧。 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秦皇島公司還成立了“環保衛士”志愿者服務隊,定期參與到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中,如集中清理海濱沙灘垃圾、老舊小區傳播垃圾分類知識等。 城管局:穩穩定定運行垃圾發電廠 秦皇島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環衛科副科長郭柏楊告訴記者,該市以前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簡易堆肥為主。秦皇島垃圾發電廠的建成標志著秦皇島市生活垃圾處理由填埋到發電循環利用的新跨越,對于發展循環經濟、完成減排任務、美化市容環境,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郭科長告訴記者該廠投運后運行一直都很穩定,污染物排放達標,垃圾焚燒電廠的“裝樹聯”工作是今年環保部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王振興告訴記者,公司對“裝樹聯”工作高度重視。 ![]() 其實建廠之初,秦皇島公司就在廠區門口樹立大屏幕公示主要排放指標,并設有在線監測設備,與城管局的在線監測平臺聯網。本次“裝樹聯”的主要工作是對爐溫測點進行改造以及爐溫數據的上傳,將在線監測設施進行了更換,對廠外公示屏的樣式根據環保部的要求進行了規范化整改。八月底前,公司已經完成所有污染物自動控制系統“裝樹聯”全部工作,實現了所有污染物監測數據與環保部數據平臺聯網,所有環保指標通過大屏幕實時對外公示,實現了大屏幕啟停爐自動顯示功能。 學校:孩子們安安心心學習 秦皇島海港區萃文中學與發電廠只一路之隔,該校共有師生500多人。記者來到萃文中學采訪了劉耕校長。劉校長向記者介紹說:“秦皇島垃圾發電廠建成后我便組織全校師生到廠里參觀過,印象非常深刻,工廠的工藝非常先進,沒有異味,對我們學校的教學沒有影響。” 記者問發電廠以前對學校的教學有沒有影響,劉校長告訴記者:“沒有影響,這家企業從建設之初運營就比較穩定,與周邊的鄰居相處比較和諧,廠區前有相關的監測數據,上下班途中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到污染物排放的情況”。 劉校長還告訴記者:“這家工廠是市級的環保教育基地,對于我們學校來說非常方便組織學生到廠參觀,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豐富同學們的課外實踐。” 記者看到學校到處干干凈凈,垃圾池也沒有滿溢現象,劉校長高興地告訴記者,是電廠免費承擔了學校垃圾的收運工作。記者在學校采訪時沒有看到發電廠排放的煙霧,沒有聞到飄來的異味。 劉校長特意安排了一個班的同學們接受采訪。采訪結束后,同學們與記者一起拉著“中國垃圾發電萬里行”的橫幅合影留念,以表對垃圾發電的支持。 ![]() 員工:兢兢業業干好環保工作 記者對生產一線工人也進行了采訪,生產運行部值長柳夫杰告訴記者:“我在垃圾發電行業工作了11年,妻子和兒子很支持我的工作,在他們眼里覺得我從事的工作很偉大。” 柳夫杰說:“記憶中的青山綠水,白云藍天離我們越來越遠,保護環境迫在眉睫,因此身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我由衷的感到驕傲和自豪。” 為了提高孩子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經常有來自不同區的中小學生進廠參觀,看著他們興致勃勃地聽著、看著、問著,柳夫杰體會到了滿滿的成就感,而且也確確實實的看到他的工作為環境改善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