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cca853,也可電聯前三位176中間是1119最后是3807 共濟失調患者最大的期望應該就在于走路可以如同常人一般,不怕跌倒,不怕分神失控,不怕黑暗行走。很多患者向我反饋之前登高爬低什么問題都沒有,患病之后黑天就不敢走路了,難道因為患者膽小,害怕黑暗不敢走路?其實不是的,了解中醫的人應該知道,《黃帝內經》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肝傷則易怒,心傷則情緒不穩,脾傷則易胡思,腎傷則易恐。這兩方是相互影響的,患者害怕走夜路就是恐,而共濟失調的中醫病因恰恰為腎傷,腎傷則易恐。 共濟失調的最明顯也最影響生活的癥狀就是走路不穩,形似企鵝,左右搖晃,西醫來說主要控制平衡、共濟運動的是小腦,小腦出現萎縮就會出現走路不穩,說話不清,吃飯喝水嗆咳等情況,所以西醫診斷此病的根本在于小腦,治療大多是用營養腦神經的藥物,而對田豐主任來說此病有不同見解:“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脾主四肢,所以共濟失調根本原因在脾腎,是脾腎虛導致的小腦出現萎縮,走路四肢搖擺。”77歲田豐主任40年前便深諳此道,以此為治療方向,潛心研究緩解共濟失調患者痛苦的古方,治療共濟失調患者30余年,利用多年臨床經驗改善總結湯粉古方通絡生肌三聯療法,讓共濟失調患者走路恢復正常。 “如果不是田豐主任,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像現在這樣,之前受了太多騙了,都想自殺,這次也是家里人鼓勵我,讓我抱著試試的心態,沒想到可以有好轉,雖然時間很長,但是讓我看到了希望。”患者趙梅曾說。 “中醫治療調理共濟失調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心肝脾肺腎一個有問題就不是小問題,是每一個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出現,先從一個口突破,再慢慢去整體改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需要長期堅持。”田豐主任如是說。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