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刻不容緩
——訪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威絲曼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孫媛媛 3月9日下午,記者前往廣東代表團駐地采訪了剛剛結束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威絲曼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孫媛媛,就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等相關話題展開了交流。 充分提供中小學生自由的成長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 孫媛媛 “當下的中小學生天真活潑又可愛,學校應該給孩子們較大的空間享受快樂,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自由玩耍,譬如開心地欣賞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水等景觀,從中體會到生活環境的秀麗,以此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孫媛媛饒有興趣地告訴記者,中小學生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季節,要讓孩子們感受幸福享受快樂。
孫媛媛認為,中小學生置身到社會之中,親眼去看,動手去做,就能培養從小動腦動手的勞動能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我們的中小學校在這個“重要節點”把課余時間“安排”重復的學業負擔,尤其不能讓孩子們自由快樂地接觸社會接觸生活,實在令人擔憂。 孫媛媛建議,隨著中小學校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廣大校長尤其是一線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通過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轉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進入“項目式”的學習方式,與國際化教育接軌,不斷提高綜合知識的掌控能力和素質。 孫媛媛說,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積極行動起來,正確認識學生課內課外“負擔”問題,讓學生校內校外“作業“科學化合理化;要讓教師教學的主陣地即課堂上下功夫,努力處理好“高效課堂”和“學生減負”之間的關系;要努力克服推進素質教育的各種人為因素和障礙,培養中小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發揮其動腦動手的學習動力。 正確引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孫媛媛接受記者采訪 “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是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關鍵所在。“提起教師的教學,孫媛媛與記者討論的話題十分投入,由于時間關系,記者沒有占用孫代表太多的休息時間。 作為中小學教師,教學大綱熟悉和把握至關重要,熟悉大綱的同時,深入了解教材內容也很重要。孫媛媛建議,教師要努力做好每一堂課的課前準備,上課前只有充分地課前備課,才會提高教學效率。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顯得非常重要。 作為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有愛心。不僅要對孩子們有愛心,還要有對教育職業的愛心。孫媛媛告訴記者,我們的老師要針對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做出科學而具體的“設計“。這就是教學中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中小學教師的知識積累十分重要,真正的備課需要每個教師不斷地學習,用淵博的知識準備每一堂課,厚積而薄發。 孫媛媛說,引導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是一句空話。課堂教學要充滿活躍散發激情,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自由想象的狀態,老師每堂課要積極地探索知識、探索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是每堂課的高效目標。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注入式”傳統教學模式;老師要由“演講者”轉變為“編劇”和“導演”,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氛圍;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習方式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快捷地掌握科學認知奧秘。 真正把減輕學生課外負擔落到實處
孫媛媛和本報記者交流 孫媛媛告訴記者,由于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問題的重視,近年來通過深入華南地區部分重點學校與學生家庭調研,了解到基礎教育的共性問題,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和學業負擔過重問題較為突出。 “目前的基礎教育問題,除了教師隊伍中存在人才缺乏或流失外(師德修養、專業素質和責任擔當的人才),主要的還是解決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問題的體制機制因素。”孫媛媛耿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她說,別的不提,目前全國中小學輔導教材、課外作業的印制出版五花八門,數不勝數……名目繁多的內部印刷和正式出版的“輔導教材”和“課外作業”,從不同渠道進入校園和家庭。 全國1000多萬中小學生,人均5冊課外輔導教材和課外作業,每學期5000多萬冊的數量,如此龐大的數字,經濟效益不可想象。每年數億元的“課外教材”和“課外作業”開支,大部分都是政府財政買單,少部分由學校老師“推薦”家長購買。如果把我們的中小學生當作少數人的“搖錢樹”,這就不是簡單的腐敗問題了。 孫媛媛說,我們的孩子們肩上的沉重書包,包內50%以上都是輔導教材和課外作業。孩子們每天花費寶貴的休息時間重復地“練習”的各類選題,部分學校老師習慣性地利用現代通訊工具督促家長輔導成堆的“課外作業”。家長們總是喊累,孩子們總是叫苦。 孫媛媛提醒,孩子們的課外負擔問題,不是一個局部的社會問題,應該徹底給予徹底解決;當代基礎教育,需要好好用心培養民族未來,不能用課外的沉重壓力來折騰可愛的下一代。韶華不為少年留,何時能出頭?孩子們的課外負擔不減下來,我們的基礎教育就不會有出路。 孫媛媛建議,中小學校長和老師們要在“單位時間內”(即學校課堂上)好好研究教法,提高教學效率。此外,“雙職工”家庭的孩子也要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愛,地方黨委和政府要以人為本,切實履行職責,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盡快制定實施細則,把“意見”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社區,確保每個孩子課余課外安全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