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產業園區藤椒果實累累 ![]() 上圖:媒體現場采訪 中國傳媒聯盟 訊(趙銀熙 文/圖)5月15日,驕陽似火。由綿陽市委宣傳部組織國家級、省級駐綿和綿陽市級主流媒體“新聞媒體走基層”采訪活動走進三臺縣。第一站,來到該縣藤椒產業園區,滿目蔥蘢,果實累累的大片藤椒產業基地,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深深地感受到了百萬人口大縣三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藤椒產業的強勢發展和給老百姓帶來的經濟效益。 陪同采訪的園區負責人介紹:“藤椒屬青花椒系列,它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藥用價值,加工產品鏈條長,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調味品。 2012年以來,三臺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工程,通過實施‘現代林業重點縣、退耕還林專項建設、社會造林補貼、扶貧開發’等項目,在前鋒、蘆溪、雙樂、景福等鎮鄉共計發展藤椒4.4萬畝,到去年已實現產量240萬公斤,實現產值1500萬元。同時,四川梓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四川農大合作,目前已形成藤椒豐產栽培技術和產品加工技術。” 三臺縣政府新聞辦主任趙曉蘭陪同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三臺縣‘三大支柱產業’排位第二的藤椒產業,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新發展藤椒基地實現15萬畝,輻射帶動10萬畝,全縣面積達到30萬畝,藤椒產業總產值達到80億元,全縣農民人均從藤椒產業上獲得的經濟收入達到2000元左右;梓州農業公司到2018年底前,建成藤椒粗加工保鮮椒、干花椒企業,2019年底前建成藤椒精加工企業藤椒油、油樹脂;全縣打造1至2個享譽四川乃至全國的藤椒產品品牌,建成四川一流、全國領先的藤椒標準化種植基地、產品研發加工、物流集散中心;《三臺縣2017年至2020年藤椒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已形成,今年計劃發展藤椒達到4萬畝,藤椒加工廠完成選址工作。今年3月15日前已按片區完成對全縣今年要發展藤椒的鎮鄉、村進行了栽植管理技術培訓,參加培訓的48個鎮鄉、200個村,人員達2000余人。” 三臺縣在藤椒支柱產業發展中,一是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該縣梓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組建專合組織,建立產業基地,帶領農戶發展藤椒產業,形成一個藤椒產業園區、兩個藤椒產業帶、五個藤椒產業片;二是強化資金整合,通過對現代林業示范縣建設、小農水、退耕還林、造林補貼、小農水、國土整理、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通村公路建設、新農村示范片建設、財政“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等涉農項目資金的整合發展藤椒產業,同時在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的情況下,龍頭企業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并積極引導民間資金、信貸資金、社會資金參與藤椒產業建設;三是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搭建“院縣合作平臺”,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研發與推廣機制,依托梓州農業公司,深化與川農大技術合作,開展藤椒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范,建立藤椒種苗基地200畝,確保藤椒基地建設全部使用良種,同時建立藤椒產業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萬畝,縣林業局牽頭由梓州農業公司制定藤椒產業發展技術規程和生產操作流程,開展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藤椒實用人才技術培訓,實現每個村每個專業合作社有2至4名藤椒產業發展實用技術人才,并立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實行統一優質種苗、統一操作規程、統一藥肥采購、統一鮮果銷售、統一精深加工、統一品牌創建;四是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梓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把藤椒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種苗、技術培訓、精深加工作為重點,力爭2018年前建成粗加工廠4個、2020年前建成精加工廠1個,形成比較完善的生產、加工體系建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五是強化藤椒品牌創建,建立完善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運標準體系,加大標準推廣應用力度,全面推行藤椒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抓實生產、收購、儲存、運輸等各環節監管,構建“同線同標同質”生產體系,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社認證登記“三品一標”,充分利用國內外知名展會和強勢媒體加大品牌推介和宣傳力度,提升三臺藤椒在四川乃至全國的影響力;六是強化目標考核,縣委縣政府將藤椒產業發展工作納入縣級目標管理,進行單項考核;縣藤椒產業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細化目標任務、分解落實責任,做好分年度工作進度安排,組織相關部門對藤椒產業的實施進度、質量進行檢查督查,并對實施藤椒產業項目的鎮鄉進行考核驗收,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縣目督辦根據工作需要,分階段對藤椒產業發展情況進行目標督查,促進全縣藤椒產業健康加快發展。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