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音》屬于吉林藝術學院原創作品,由其舞蹈學院編導系青年老師金妮創作。作品是以漂泊異鄉的人物視角創作的,其以朝鮮族舞中的“紗巾”為道具。在演員翩翩起舞的時候,紗巾似勾起回憶的伽倻琴音,清脆悅耳;似兒時媽媽手織的圍巾,柔軟溫暖;似人生畫卷,濃墨重彩;似心底對家鄉纏綿的幽咽,輕哀婉轉……忙碌的城市生活、冰冷的“水泥森林”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溫暖。一道道冷漠、孤獨地無形心墻,肆意的橫亙在人群中。《鄉音》帶你穿過鳥語花香的原野,帶你趟過淙淙流水的溪流,帶你翻越巍峨挺拔的高山,回到那個充滿人情味、歡歌笑語的家鄉,并重拾對故鄉的濃濃的思念、愛意。 眾所周知,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創作,在情感表達方面大都長于抒情,比較廣泛地反映多彩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情景。而隨著藝術在不停地向前發展,觀眾們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在舞蹈藝術作品中不僅僅滿足于視覺上的享受,而更多地是想從舞蹈藝術作品中等待更深層而又有意義的故事情節的出現,那么新時代民族民間舞創作即將要開啟新的篇章。 《鄉音》里包含的藝術特色是其他作品不可比擬的:一、引申出朝鮮族舞蹈的民族魅力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的獨特藝術特色,讓觀眾體會到不一樣的藝術風格和精神風貌,極具現代性的民族精神;二、在我國各大舞蹈的專業賽事里,還沒有類似這樣的創作手法和風格,也希望通過作品的嘗試性創作,來挖掘朝鮮族舞蹈與現代舞在呼吸韻律和節奏處理等方面的相互碰撞,去尋找一種獨特的新的藝術表達方式;三、以此作品為契機表達“鄉愁”情感勾起每個人對家鄉深深的記憶和對家鄉的濃濃的愛,讓觀眾更深刻去理解家的意義。 《鄉音》的誕生,提出了新時代民族民間舞創作的新思路。通過作品的表達,展現了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創作的創新能力以及精湛的表演水平;彰顯了長白山文化人文與自然深度融合的多元一體的吉林省區域文化;傳遞了濃濃的鄉愁;喚起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記憶——家;堅實了青年一代對于實現“中國夢”的強烈愿望與追求。堅信,《鄉音》將憑借其獨特的視角、極佳的藝術特色、精湛的舞藝,一定會“飄”的更遠。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