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正商書院銀川分院一班開班,首次課程順利開講。為期兩天的課程邀請到中國著名易學專家、陰陽易術家,北京大學客座教授趙知易主講《圓滿人生與易經智慧》,從《易經》的形成與沿革出發,為大家揭開了《易經》的真實面貌,闡釋了《易經》思想包含的處世之道與現實意義。為銀川分院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探究中國原始智慧的精彩課程。

作為六經之首,《易經》在國學經典之中的地位之重顯而易見。作為傳統文化的智慧瑰寶,我們所熟知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命”均是出自《易經》的文化精髓。《易經》內涵包羅萬象,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上自帝王將相的治國之道,下至平頭百姓處世,可謂博大精深。此次課程就是為了能讓大家以更貼近實際、貼近當下生活的方式接近這門看似晦澀難懂、玄之又玄的中國傳統經典。
《易經》一直被人們視為是高深莫測之物,因此在生活中很少能夠得到充分的應用。趙知易老師表示,中國老祖宗,幾千年之前,費了很大的力氣,寫下來的東西最大的目的就是傳承并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

課程中,他不僅向同學們展示了易學文化的魅力,而且對大家的生活和事業的發展給予切實的指導。他提出,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從《易經》中追根溯源,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大物其外,小物其內”,都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順應天地法則。他認為《易經》在社會中有多方面的應用,包括做人做事的道理,知止而為的精神,趨勢交通的變幻,任勞任怨的態度,言傳身教的影響等內容。同時強調了生活工作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做事須謹慎周密,切忌高傲自滿,要保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告訴人們當處于事業巔峰,既富且強時,須居安思危;當陷于坎坷磨難之時,須堅持不懈。任何事物都須遵循宇宙的法則,勝不可驕,敗不可餒。

文化是用來傳承的,趙知易如是說。文化最大的基礎來源于生活最基層、最基本的老百姓和民眾,我們要用道德的良知,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達到自律、自省、自檢、自明,不要把文化唱高調。這就是傳承。
正商書院做教育,做的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銀川分院10月落戶寧夏,掛牌運營,首次課程講文化、說傳承,就是要向剛剛加入到書院的企業家們傳遞這樣的理念:“正”即“商”的基礎,才成“正商”。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