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記者攝影家西藏訊 ( 文楊 土火) 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市這片廣袤無垠、充滿神秘魅力的高原大地上,一座洋溢著蓬勃活力與無限希望的產業園區正拔地而起,它就是林芝市魯商產業園。這座產業園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高原之間,構建起集生豬養殖、蛋雞繁育以及果蔬花卉種植推廣為一體的高原生態友好型企業集群,以獨特的魅力與穩健的步伐,在促進魯藏經濟協同發展的道路上昂首邁進,不斷邁向新高度。
產業園中的果蔬花卉種植基地,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在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授予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身兼民建山東省委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民建濰坊市委理論研究委員會主任以及濰坊市委市直主委等多重身份的楊光葆的積極推動下,這一核心板塊順利落地建成。自誕生起,它便肩負重大使命,依托山東農業深厚底蘊,以促進魯藏經濟協同發展為己任,全力助力國內大循環宏偉藍圖的實現。
山東濰坊市,在蔬菜與花卉種植領域堪稱經驗豐富的“行家里手”,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科技應用水平更是在業內首屈一指。魯商產業園敏銳捕捉到這一顯著優勢,果斷引入并深度融合。一支專業素養極高的團隊毅然扎根高原,他們將先進的種植理念與高原實際緊密結合,在花卉、蔬菜、水果種植領域不斷探索創新。
在探索過程中,魯商產業園技術團隊發現,原產于山東省青州市的“紅油香椿”在高原上展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這種生長在樹上的“喬木蔬菜”,不僅可以作為綠化苗 木,為高原增添一抹生機盎然的綠色,更是成為藏族同胞“庭院經濟”的優良樹種。而且,由于米林相對內地較低的氣溫,使得一株香椿樹在當地一年內竟可以實現 5 次采收,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
面對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強度高以及土壤特性特殊等諸多自然挑戰,這支團隊展現出非凡智慧與勇氣。他們引入精準灌溉、智能溫控等前沿技術,精心優化種植管理模式,成功突破重重環境限制,讓各類作物在高原優質的生態環境中茁壯成長,仿佛高原也被他們的熱忱與執著打動,欣然接納這些充滿生機的生命。
依托 500 畝規模化種植基地,產業園構建起品類豐富、品質卓越的種植體系。這里不僅有常見的各類蔬菜,為人們的日常餐桌提供多樣選擇;還有獨具特色的花卉,為高原大地增添絢麗色彩;更有櫻桃、葡萄、草莓等適配高原環境的優質水果,散發著獨屬于高原的獨特風味。與此同時,結合生豬養殖與蛋雞繁育板塊,產業園巧妙搭建起“果蔬 + 肉蛋”的全鏈條農產品供給體系,源源不斷地輸送各類優質農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林芝市魯商產業園技術團隊與紅太陽家庭農場達成了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協作協議。他們借鑒山東聊城光伏靈芝產業的成功經驗,對靈芝大棚遮陽網進行改造,采用光伏板替代傳統遮陽網。光伏板在遮擋陽光滿足靈芝生長環境需求的同時,還能進行光伏發電。所發電力,一部分用于園區內的灌溉及生活自用,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多余電量則進行儲能,以備不時之需。此外,產業園還加設新能源充電樁,對外提供充電服務,不僅響應了綠色能源發展的號召,還為往來的新能源車輛提供了便利,進一步提升了產業園的綜合服務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魯商產業園積極拓展合作領域。米林市供銷合作社的供銷聯社主任巴桑羅布,一直致力于推動本地產業與外界的合作發展。在他的精心安排下,魯商產業園與米林市供銷合作社展開深度協作,為雅下國家大型水電項目提供堅實的生活物資供應保障。巴桑羅布深知該項目建設人員對生活物資的需求規模與品質要求,他與產業園團隊緊密溝通,從產品篩選、質量把控到配送安排,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產業園憑借穩定上乘的產品品質以及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務,充分滿足項目建設人員的日常物資需求,成為水電工程后勤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而米林市紅太陽科技示范家庭農場主尼瑪,同樣是一位為當地脫貧攻堅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尼瑪的農場在藏區特色農產品種植與開發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深厚的基礎。他與魯商產業園攜手,聚焦白肉靈芝、野生天麻及其衍生品的開發。尼瑪憑借對本地資源的深入了解和多年積累的種植經驗,與產業園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廣闊市場渠道相結合。雙方共同研究白肉靈芝和野生天麻的特性,優化種植與培育方法,提升產品品質。他們合作開發生產藥王石靈芝酒、靈芝天麻活性水等產品,為藏區特色農產品增添全新亮點,極大豐富了其品類與附加值。
不僅如此,產業園積極挖掘藏區特色農產品的寶藏,松茸、蟲草、桑黃、野生黃精、藏紅花、藏香椿、綠蘿花、高原雪菊等一一被納入開發視野,進一步充實產品矩陣。同時,為了讓這些“藏地珍寶”走出西藏,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產業園精心規劃內地銷售渠道,為藏區特色物產搭建通往外界的橋梁。在服務米林市國家重大項目過程中,產業園的全鏈條供給優勢得到充分展現。憑借穩定的產能與過硬的品質,它持續為重大項目提供優質的蔬菜水果、肉蛋奶以及特色藏區農產品,成為保障當地重點工程后勤需求的中流砥柱。
在產業拓展的征程中,魯商產業園始終堅守“生態友好”這一核心原則,將農業與文旅、文化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獨具魅力的發展畫卷。一方面,結合山東數字文旅資源,匠心打造果蔬采摘觀光項目。在此處,游客們既能親身感受高原農耕的樂趣,領略泥土的芬芳氣息,又能盡情欣賞生態農業與高原風光相互交融的獨特魅力,仿佛置身于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另一方面,產業園深入挖掘藏醫藥與藏玉(藥王石)文化,積極開展研究與衍生品開發工作,努力將西藏特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尤為關鍵的是,魯商產業園緊緊圍繞米林市的發展需求,將人才培育視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借助中國民主建國會與中華職教社的歷史聯系,針對本地農業發展及新增業態,諸如生態種植、文旅服務、特色文化開發等,精心定制人才培育計劃。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提供實踐指導等方式,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專項人才。這些人才如同新鮮血液,注入產業發展的肌體之中,有效提升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也為魯藏協作注入源源不斷的長效活力。
展望未來,林芝市魯商產業園董事長王榮東,這位在美國深造 4 年后毅然歸來報效祖國的“90 后”青年,滿懷深情地表示,將充分運用在國外學習到的經驗和技術,繼續深化“生態優先、多元融合、協同發展”的理念,持續完善“米林模式”。在推動藏區特色農產品通過規劃渠道走向內地、促進兩地經濟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產業園將進一步深化與米林市供銷合作社、紅太陽家庭農場等本地主體的合作,如同一位堅定無畏的開拓者,為米林市乃至林芝地區的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貢獻更為磅礴的力量,在高原上續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
(責任編輯:靳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