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鞍山新聞網 訊:兩會后,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監管之下自我完善的整頓期。《互聯網金融觀察》門戶網站帶你去了解P2P的法治和自律,深度觀察互聯網金融在兩會之后的發展方向,解析法治對于P2P行業的意義,以及企業自律的大方向。 互聯網金融觀察(http://www.ejrgc.com)是一家權威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資訊網站,是互聯網金融觀察媒體中心旗下的專業門戶網站。網站擁有強大的傳媒資源,云集國內外互聯網行業智庫專家團隊,以專業、客觀、公正的觀察者視角,探索、研究、發現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內在規律,引領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變革和進化,建設一個開發、包容互聯網金融媒體平臺。 《互聯網金融觀察》雜志是響應國家金融改革政策,順應國家大力倡導扶持發展“互聯網+普惠金融”的趨勢,在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大形勢下,由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第一本專業期刊。以專業、客觀、公正的觀察者視角,探索、研究、發現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內在規律,引領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變革和進化,建設一個開發、包容互聯網金融媒體平臺。國內統一刊號:CN11-4098/F,國際統一刊號:ISSN1009-2781,訂閱電話86565197,訂閱網址為http://item.zazhipu.com/2009134.html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作為主導,講究每日三省其身,簡單來說就是道德自律為主,實際上是屬于自律主義。目前,有媒體呼吁說互聯網金融行業要加強自律,甚至不要立法。然而,我們看到行業內一次次惡性平臺跑路事件像一記記響亮的耳光作為對所謂“行業自律”的回擊。 道德自律不能成準繩 一般來說,平臺的自律是指平臺自身的道德準繩,這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更多由行業內自主決定。除了行業內的自身約束外,行業內的共識也同樣重要,各類協會不能只徒有虛名,而是應該起草協會規范,讓協會會員有可以依據的行業準則。 首先,誠信運營產品,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虛擬性,應該公開平臺的數據,披露平臺的操作流程,使之透明公開化。其次,嚴格審核貸款人信息、公布資金流向,把握平臺風控,審慎把控資金的流向和追繳,降低平臺逾期率與壞賬率。《互聯網金融觀察》認為,除了道德約束外,行業自律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個公開、透明的行業環境,只有這樣,整個行業才能長治久安。 法治才能保證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金融行業,必須回歸金融的本質看問題,站在這個角度上,互聯網金融離不開政府的監管。在行業混亂的今天,政府監管不斷收緊,P2P行業已經兵臨城下。 2015年12月29日,重慶暫停新平臺開展P2P業務 2016年1月1日,深圳叫停P2P新平臺注冊 2016年1月4日,上海叫停P2P新平臺注冊 2016年1月7日,央行掀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 2016年1月8日,北京下令撤下所有P2P理財廣告 2016年1月9日,北京叫停投資類企業注冊 2016年1月11日,深圳表示停增量,清存量 2016年1月16日,央行制定系統,重點監測P2P 2016年1月19日,類金融企業掛牌新三板被叫停 2016年1月22日,北京將出臺地方版監管細則,支持協會發黑名單 2016年1月14日,李克強總理明確下令:嚴懲金融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16年1月23日,中央政法部門開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直指“互聯網金融”,稱“再不抓就要發生大問題”。孟建柱要求政法部門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 2015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提出 “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到今年兩會再次提出 “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報告中,由前兩年的 “促進健康發展” 改為了 “規范發展”,無不預示著政府重點整頓互聯網金融的決心。 《互聯網金融觀察》認為,未來P2P行業監管主要面臨中間賬戶監管缺位問題,對資金流向難以監控、對平臺行為難以監控這三大難題。如果說,平臺銀行存管避免了平臺涉及資金池的問題,那么是否監管部門需要對平臺后臺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及時對風險進行把控。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日,法治為主,自律為輔,缺一不可,方能長遠。 讀懂互聯網金融,訂閱《互聯網金融觀察》雜志 訂閱熱線:400-136-7577 洞悉互聯網金融行業,關注www.ejrgc.com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