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資訊中國 消息:自6月1日上海推出“存管屬地化”政策后,圈內人員對此一直熱議,而7月3日深圳金融辦也提出銀行存管和數據存放“屬地化”的要求,“存管屬地化”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雖然地方金融辦這樣要求是為了更方便監管。但是,存管銀行屬地化無疑增加了網貸平臺合規進程的阻力。目前僅14%的網貸平臺完成了銀行存管,據網貸天眼數據統計,上線銀行存管的P2P平臺總計251家,而目前全國正在運營的平臺有1770家,因而完成直接存管的平臺僅占14.1%。 從全國網貸平臺地域分布來看,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的北京有72家,深圳有56家,上海有28家,廣州有21家。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共計有177家,占已全國上線銀行存管的251家平臺70.8%。由此可以看出,一線城市的P2P平臺合規方面比較積極。(下附統計圖局部) 隨著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仍有大量客群的金融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服務。在互聯網巨頭生態圈之外,存在許多垂直細分領域的場景,一些互金機構通過特色模式解決客戶風險識別難題,滿足他們的金融服務需求,由此得到蓬勃發展,未來也仍將是經濟體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資金存管系統上線后,銀行將為網貸平臺提供綜合資金和賬務管理服務,包括網貸資金專用賬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賬務核對、信息披露等。屆時,借款人、投資人將在新網銀行開設獨立的銀行電子賬戶,交易資金均根據用戶指令通過電子銀行賬戶劃撥。在此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只充當支付通道,P2P平臺作為純信息中介,不觸碰資金,從源頭上杜絕資金池以及資金占用風險的發生。實現投資者資金和p2p平臺自有資金的完全隔離。 作為用戶也應該在銀行存管的諸多平臺中,選擇真正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的平臺,根據最直接鑒別方法來鑒別是否是真正的存管平臺,概括為三點:1.在充值或提現的時候,會跳轉到銀行的頁面;2.開通賬戶時,會有銀行為你建立的虛擬賬號;3.投資人在充值或提現時,銀行會有短信提醒。用戶需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識,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網貸平臺。 ![]() |